法定监护人的相关法律有哪些
《民法典》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做了相关规定: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3、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1条的规定,即使夫妻双方离婚,也改变不了他们皆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的身份。因此,即使夫妻双方离异,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也是夫妻双方。
没有规定的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实践中,未成年人只能跟随其中一方生活,因此很多人就以为此时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就是拥有抚养权的一方,其实这样的认识是不对的,即使父母离婚,双方都是属于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的。
有问题需要沟通解决,要是对于其中内容有不太清楚也希望进一步了解,建议您及时寻求衡阳律师网www.fenxiangshe.cn在线律师的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