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不断创新工作机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探索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初步建立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控体系,确保市民吃上放心农产品。
目前,我市共有133个基地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认证面积达19余万亩;有155个国家无公害农产品、55个国家绿色食品、23个有机食品。全市所有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种(养)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00%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范围,2008年重点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98.6%,在省内处于领先。
切实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监管的力度。种植业农业投入品监管种类主要是农作物种子、农药和肥料,全市共有各类农业投入品经营单位和个人239家。农业投入品质量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收益,还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安全和农产品质量的安全。为此,我市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每年开展“绿剑”系列集中执法行动,对每个农资经营店每年至少巡查一次,检查农资产品有无经过登记审批、标签是否符合要求,依法对违法单位和个人进行立案查处。同时,设立举报电话受理群众投诉,对群众举报证据确凿、性质严重的案件,做到快速出击,果断处理。对抽检不合格的农业投入品一律要求退出市场,对当事人进行立案查处,对违法行为进行通报,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劣农业投入品行为。
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围绕主导产业,制定农业标准化规程和模式图、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全市累计制定地方生产标准49只,编制蚕豆、春大豆、刀豆等农产品标准化栽培模式图22只,图文并茂、简明直观,并免费发放到广大农户手中;2008年与相关镇(街道)、基地一起,在全市范围内分区域和作物建立了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6个,起到了标准化生产的示范效果。同时,积极推广应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全市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程面积7.5万亩,建立500亩以上的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区23个,合计面积达1.8万亩。实施无害化防治面积12.5万亩次以上。据示范区调查考核,实施区比非实施区少用农药2-3次,每亩减少农药用量9克(折纯)以上,亩节本增效120元。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我市推行了例行监测和上市报检制度,根据抽样检测情况,编制印发农产品农残检测简报,还实施了定点农产品上市报检制度,落实报检示范基地68个,示范基地内主导农产品上市前1星期,需通知农业监测中心抽样检测产品质量,监测范围覆盖全市10余万亩绿色产业基地。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结果同市产业政策挂钩,当年度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报告是市绿色产业基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享受扶持政策的必要条件之一。其次,不断拓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范围,把市农批市场列入质量监控范畴,督促农批市场开展产品质量抽检,落实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对农批市场每月抽取20个样品,由农业检测中心监测。分批分期对各镇村农贸市场的蔬菜进行抽样监测。我市还拓宽监管对象范围,把全市10亩以上的蔬菜瓜类生产大户列入各镇、街道农办的监管对象,与全市1546户生产大户签订了《蔬菜瓜类生产安全用药承诺书》。另外,我市进一步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系统的应用,农产品安全源代码系统在全市七家农场和企业进行试点基础上,已累计达到34家,为下步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