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职工获得工伤赔偿后能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职业病职工获得工伤赔偿后,职工能不能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依据劳动者的伤残程度而定,如果是4-10级伤残的,可以要求有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六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的原则是什么
法定职业病的诊断应当综合分析:
1、病人的职业史及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2、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3、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这是职业病诊断的基本要素,任何职业病诊断都不得排除这三个因素。基于职业危害因素种类的多样性、职业病的临床表现的复杂性,职业危害因素对每一个体产生的损害和程度不尽相同,以及临床表现的差异等,进行职业病诊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职业病诊断必须由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第一章健康与职业病概述门资质认定的医疗卫生机构依照确定的职业病诊断范围进行。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不得超出确定的诊断范围进行职业病诊断;
2、为了有效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权益,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对职业病诊断的基本因素依法进行综合分析后,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在排除其他致病因素后,应当诊断为职业病。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的解答,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职业病职工获得工伤赔偿后,职工能不能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依据劳动者的伤残程度而定,如果是4-10级伤残的,可以要求有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衡阳律师网www.fenxiangshe.cn进行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