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一湾江水绿,两岸荔枝红”这曾是广州西关的真实写照。时间,记录了整个广州的发展,但同时也抹去了西关建筑群外华丽的光芒,与城市的繁荣形成鲜明的对比。西关大屋、骑楼这些名词,人们与之相联系的,是破败、凋零。当恩宁路宣布改造时,全市的眼光重新聚集在这里。现今,恩宁路被视为广州旧城改造的先行点,征收工作早已开展,但生活在此的居民对此次广州旧城改造的宏图大计,却又有各自的想法。
荔湾进行时
广州变美丽,咱们有面子
廖先生自小生活在西关,现在在西关也有自己的小生意。在谈及到广州旧城改造时,廖先生说:“广州变美丽,咱们有面子,因为我都想广州好。”聊到西关建筑时,廖先生大赞以前荔湾区人大主任梁*光文物保护工作做得非常好,“梁*光那时强调,昌华街的西关大屋怎么也不能动,直到现在,昌华街还是很好地保存下来。”他还表示,西关大屋里的每一块青砖都表现了独特的特色。坚固、结实的青砖是不可再造的,少一块世界上就消失一块,是居民的“心头肉”。而模拟的西关大屋虽然作为一个文化载体,重现了外在的西关情调,但对于土生土长的习惯老百姓来说,却已经失去了西关原有的风味。
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水道主流荔枝湾也是大家所怀念的,抗战胜利后,居民在游艇上叫卖艇仔粥、水果,别有一番风味。相传汉朝时,荔枝湾就已经开始种植荔枝。廖先生指着荔枝湾的方向向记者说,“以前荔枝湾的荔枝又大又甜,但拆除后即使政府出重资恢复,却十几年来一直没有成功。”
“冰火两重天”
当踏入恩宁路时的小街时,碰见了黎-姨正与街坊交谈,原来黎-姨已搬离开了恩宁路,今天回来是探望街坊的。已经落户中山八路的黎-姨,支持广州的旧城改造。以她自己为例,从恩宁路搬到中山八路很满足了,自己受益了,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虽然要慢慢适应,不能时常见到老街坊,但却给生活带来了新生气。但令她担心的,就是八和会馆的命运,“八和会馆是西关的宝啊,要保存下来啊。”
但是,大部分居民还在居住,舍不得搬走。陈老太太表示,“我几十年前就嫁到西关,四、五代人都在这里出生,成长,对这里的一树、一草、一木都是有感情的,对每一位街坊也都是熟悉的,一旦有陌生人走进巷里,就会问‘请问您找谁?’,所以这一带的治安都非常好。”而改造后大家各散东西,生活形态、环境等各方面都改变了,他们非常怀念以前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