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牛*生遭到伊-利董事会免职,从此选择了创业的历程,同年8月成立“**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最初的启动资金仅仅有900万元,通过整合内8家蒙濒临破产的奶企,成功盘活7.8亿元资产,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730万元。
当蒙-牛小有成就、呈现良好成长势头的时候,牛*生意识到在快速消费品市场依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有可能会错失良机,作出了引进战略投资者、进军国际金融市场的决定。但是对于一家民营企业,面对国内金融工具极度匮乏和严格的金融限制的环境下,蒙-牛开始了曲折的融资之路。
2002年9月,蒙-牛的发起人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了金-牛(BVI)。同日蒙-牛的投资人、业务联人系和雇员注册成立了银-牛(BVI)。金-牛和银-牛各自拥有**群岛公司50%的股权,而**求斯公司是**群岛公司的全资子公司。10月,摩根、英-联、鼎-辉三家国际投资机构以认股方式向**群岛公司注入约259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1亿),取得了90.6%的股权和49%的投票。该笔资金经**求斯公司最终换取了大陆蒙-牛66.7%的股权,“内蒙古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得到境外投资后改制为合资企业,而**群岛公司也从空壳演变为在中国大陆有实体业务的控股公司。在企业重组后他们对蒙-牛的控股方式由境内身份直接持股变为了通过境外法人间接持股,这种安排为**群岛公司以“红筹”方式在海外上市辅平了道路。
获得第一轮投资后,蒙-牛的业绩增长令人惊讶,2003年蒙-牛净利润为2.3亿元。迅速成长中的蒙-牛对资金的需求仍然十分巨大,三家机构再次通过“可换股证券”向蒙-牛注资352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9亿元。
2003年,蒙-牛进行上市前的股权重组,蒙-牛管理团队及关联人士将在上市公司合共持股54%,金-牛和银-牛分别设立了“牛氏股权信托受益权”和“谢氏股权信托受益权”。2004年6月蒙-牛股票在香港持牌上市,共发售3.5亿股,获得206倍的超额认购率冻结资金280亿港元,充分说明香港乃至国际资本市场对大陆优秀快速消费品企业的投资热情及接纳能力。这给蒙-牛的融资故事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在蒙-牛的融资过程中,摩根、英-联、鼎-辉三家国际投资机构两轮共出资6120万美元,折合港币约4.77亿元。上市共出售了1亿股蒙-牛的股票,套现3.925亿港元。巨额可转债于蒙-牛上市12个月(2005年6月)后行使将使他们持股比例达到31.1%,价值约为19亿港元!三家国际投资机构还取得了所谓的认股权:在十年内一次或分多批按每股净资产购买开曼群岛(蒙-牛上市的主体)股票。